大气治理影响GDP增长”别打错了算盘 |
分类:从业心得 时间:(2017-04-21 09:40) 点击:622 |
大气治理影响GDP增长”别打错了算盘 7月6日,环保部发布《河北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归纳整理出的47个问题,拒绝理由,主动认领,实施清单制,坚决整改到位。此前,河北省组织测算认为,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影响全省GDP增长1.75个百分点,对此中央环保督察组认为“测算方法不合理”要求取消,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守住生态环保和发展两条底线。相关专家表示,河北工业结构比较“重”,转型肯定会经历痛苦,但转型期不能过度追求GDP增速,更不能把它作为环保工作的挡箭牌。 众所周知,京津冀作为中国大气污染最重的区域,河北工业排放自然是主要的原因之一。2015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中,河北占到了7席。同样,至2013年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河北连续12年全国第一。但作为雾霾污染重灾区,唐山、保定、邢台、邯郸等地则长期占据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排名前十。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铁腕治污”、“零容忍”等要求下,以钢铁等重污染行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面临挑战。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反馈意见中就提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禁止新增产能,切实推进去产能工作。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不折不扣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削减任务。自然,会给河北经济发展造成不小压力。 2015年初河北省测算,2014年全省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约1.75个百分点,工业增速约3个百分点。但诚如环保督察组所认定的,这种测算方法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事实上,环保部曾召集环保、经济等领域专家,分赴唐山等多地实地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当前影响经济下行,主要还是在于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偏冷趋紧、企业检修、工业品价格下降等市场因素影响。比如,粗钢卖个白菜价,乃至越卖越亏,越生产越亏。 老实说,环境保护在短期和小范围内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付出的成本。虽然靠着钢铁、煤、水泥支撑着GDP高增长。但事实是以破坏公共环境,牺牲公众的健康安全为代价的。在同一天的新闻中,外媒就报道中国土壤污染十分严重,河北部分村庄怪病频发。拥有“皮革之都”称号辛集市的锚营村,由于堆放着周边数百家特殊工厂制造出来的废弃物。“很多人都得了罕见的疾病,甚至也有年纪轻轻就得癌的人。”报道称,遗憾的是这些并非孤立的案件。(2016-07-07参考消息) 而“大气治理影响GDP增长”的测算显然是纯经济,缺乏人本关怀温度的冰冷计算。因为罔顾了公众健康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未能跳出GDP至上的思维模式和执政理念。当然这种算法至少也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一些地方依然未能厘清,生态文明,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仍待确立。正如中央环保督察所发现的,一些地方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懒政、惰政的情况较为突出,环境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需尽快解决等。这恰恰是值得公共忧虑和担心的。 国务院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就认为,河北以生态文明为核心带来的转型痛苦,其实就是为未来绿色发展打下基础。当然,这种阵痛并非河北所独有。但可以肯定的是,挺过去,前边就是一片蔚蓝的天。
该文章已同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