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点项目未批先建谁是幕后推手 |
分类:法学论文 时间:(2017-04-21 09:42) 点击:654 |
近日,有网友在海南知名网络社区发布“三亚,我为你痛心;南山,我为你哭泣!”的网帖,为三亚南山旅游景区遭遇破坏感到震惊和痛心。 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名为“南海某学院及配套工程”的项目在三亚市南山景区内悄然动工。一年后由于开山毁林建设道路引发泥石流,导致南山文化旅游区内长寿谷及放生池被填埋和破坏,引发外界关注。记者近日在三亚市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采访时,发现这一被冠以“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截至目前尚未获得环境影响评价及施工许可等一系列法定手续。(2016-06-07中青报) 或因“南海某学院”大有来头,媒体在披露时未能指名道姓,而用“某”字代称。或因其来头大才会成为“省重点”,才会得到政府的倾力支持。问题在于,这种支持当依法为前提条件,为必要条件。务必走法定程序,依法办事。 比如,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第十九条就明确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施工点位于南山景区山腰处的南海某学院及配套工程,显然会对环境及生态形成影响,自然必须依法纳入规划,予以环评。 可以想象,建在南山景区山腰处的项目,必须会对生态造成不良影响。事实上,开工1年后即引发泥石流。对此,地方政府显然“懂得”,这或许也是该项目到目前为止,既没有通过纳入“城市总规”,违反了《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三亚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以至于连环评都没有即开工建设,霸王硬上弓的根本原因。经记者调查发现,该项目同时存在着未批先砍(公益林)的非法行为。 据了解,南海某学院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于2014年开始筹建,被列为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未批先砍,是因为“海南省及三亚市对该项目十分重视,为此多次召开协调会”,三亚“都是按照会议安排做的”。这一切都说明,地方政府正是该项目未批先建、未批先砍的幕后推手。或许正是有地方的有意宽纵,环保执法部门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该项目已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也未能依法制止和问责。 已实施1年有半的新环保法,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不仅因为增加了“未经环评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环保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责令恢复原状”,取消了原“限期补办”的规定;“对严重的违法行为采取行政拘留”;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以及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在面对政府的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要引咎辞职等。 这些新条款,无疑对地方政府的环保不作为及违法建设,予以问责追究提供了法律依据。舆论当年就曾认为,对于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确立绿色环保执政理念,将起到警示作用。其实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一些重大项目之所以未批先建,顶风而上,正在于幕后最大推手是地方权力。 海南省重点项目未批先建,显然挑战了法律尊严。有鉴于此,笔者强烈建议,国家环保部当会同国土、林业及监察部等对该项目联合调查,并依据事实予以执法问责,直至追究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相关责任,决不能让最严环保法因此蒙羞。
该文章已同步到:
|